中新網10月8日電 臺灣《經濟日報》8日發表社論分析了影響臺灣2015年經濟的三大外部風險,文章認為,美國的貨幣政策、國際政治風險以及大陸的房地產市場是影響臺灣明年經濟的三大因素。
  文章摘編如下
  近來,國際主要預測機構紛紛表示2015年全球經濟成長可望較2014年加快,臺灣各機構也先後發佈明年臺灣經濟應可保持溫和成長的看法。不過,值此經濟、金融環境迅速變化之際,各界實不能忽視上述“審慎樂觀”看法背後的風險。
  首先,美聯儲即將在10月結束QE3購債計劃,市場對美國貨幣政策的關註點已轉往何時及如何升息的議題上。由於聯邦資金利率已多年未調升,政策轉向是否會產生始料未及的後果,令人憂心。對此,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BIS(國際清算銀行)兩大國際機構看法是分歧的。
  因此,美聯儲耶倫主席與市場間的溝通就顯得格外重要。倘若溝通過程順暢,相關的風險便可降低。然而,美歐央行因各自景氣複蘇與物價上漲程度不一而執行相反方向的貨幣政策,也會讓投資人對全球金融情況的判讀出現分歧,致使先前金融市場的低波動率時代告終。
  其次,另一個不能忽視的風險就是政治風險。若將EIU(經濟學人智庫)彙編的全球99個觀測國家政治風險分數加權平均,可發現該指數自2010年底美國期中選舉後急速攀高,今年起更升至金融海嘯後最高。
  美國11月期中選舉,民調顯示,無論參、眾兩院,皆由共和黨控制的可能性高,預計席次占比分別為47%、53%,勝過民主黨的45%、43%。屆時若由共和黨取得參、眾兩院主導權,可能形成朝小野大局面,不僅使白宮政策理念難以貫徹,先前民主黨強行通過的議案亦可能遭到重新檢視與修正。共和黨也可能再度利用財政法案當作談判籌碼,逼迫民主黨在特定議案上讓步。倘若如此,政治僵局挫低美國潛在經濟成長率,各界將修正美國經濟的看好度。
  最後一個因素是中國大陸房地產市場。目前各界雖仍期待今年起中國房市的降溫應該是泡沫化現象下有秩序的消化過程,不過這樣的假設是存有風險的。一旦下滑程度超乎預期,房地產開發勢將遭受拖累,因此將危及其經濟成長。此外,住房銷售萎縮將拖累投資新開工及開發商標地意願,導致地方政府土地出讓金減少,土地出讓金驟減將提高債務不履行風險。
  綜上,雖然多數機構以“審慎樂觀”態度看待臺灣明年的經濟,不過在臺灣長期出口競爭力逐漸消退且多項結構性問題難解之際,外部環境的優劣更顯得格外重要,各界實不宜輕忽後續發展的風險因素並審慎以對。  (原標題:台媒分析影響臺灣2015年經濟的三大外部因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d21gdbrg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